快捷搜索:  

强化信仰、释放潜力 香港与内地金融墟市互联互通求“共赢”

"强化信仰、释放潜力 香港与内地金融墟市互联互通求“共赢”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"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版权所有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新媒体矩阵

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 (京ICP040090)


央视网(CCTV)消息:祖国国人银行、香港证监会、香港金管局5月13日宣布推出多项“互换通”业务优化措施,更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,降低参与成本。

本次优化对“互换通”多项功能及配套服务进行(Carry Out)了完善和升级,包括新增以世界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标准化利率互换合约,推出合约压缩服务,优化相关系统功能,延长费用优惠期限等。

新闻(News)链接:什么是“互换通”

什么是“互换通”呢?“互换通”是针对投资者通过“债券通”等渠道,购买包括债券在内的各类国人币资产后,进行(Carry Out)利率风险管理所创设的机制安排,主要用来管理国人币利率波动的风险。

“互换通”解决了此前投资者开展国人币利率风险管理不便利、成本高等问题,有助于吸引更多世界投资者参与祖国债券市场,进一步增强投资者持有债券等国人币资产的信心。

祖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介绍,“互换通”将与“债券通”等机制互相协同,进一步释放投资者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的潜力,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,推动国人币世界化进程。

“互换通”入市机构投资者已达58家

自2023年5月“互换通”上线至今,累计入市的“互换通”机构投资者达到58家。与此同时,其交易量也稳步增长,覆盖机构类型不断增加。

数据显示,自2023年5月“互换通”上线至2024年4月末,累计入市的“互换通”机构投资者达到58家,包括商业银行、证券公司、资管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合格机构投资者,覆盖十多个我国和地区。累计达成交易超过1.77万亿元国人币,日均交易清算量从上线首月不足30亿元,稳步提升至2024年4月日均交易量超过120亿元。同期,机构投资者在祖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。

投资者持续净买入祖国债券

那此次“互换通”为什么要推出优化措施呢?据了解,此前“互换通”已先行开通“北向互换通”,也就是香港及其他我国和地区的投资者通过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参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。

业务上线以来,投资者持续净买入祖国债券。截至今年(This Year)4月末,机构的国人币债券持仓规模接近历史(History)最高水平。

而随着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、交易活跃度上升,投资者提出,希望(Hope)“互换通”能够推出更多与世界成熟市场接轨的交易清算服务,帮助投资者更好管理风险,此次的优化措施正是针对这些实际需求而推出的。

上海清算所业务一部总经理程磊磊表示,此次推出了符合世界货币市场结算日惯例的利率互换合约,采用与世界市场统一的固定支付周期,每年只在固定的4个结算日产生资金收付,大大降低机构内部交易管理难度,有利于机构衔接在不同我国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,便于其开展风险管理。此外,本次还推出了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,这都有助更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,降低参与成本。

预计将有更多衍生品品种纳入“互换通”

教授表示,随着本次系列优化措施的推出,预计将来“互换通”交易规模和参与者将继续增加。

卢向前表示,随着投资者持有的国人币资产规模持续增加,以及本次系列优化举措的推出,预计将来“互换通”交易规模和参与者将继续增加。下一步,祖国外汇交易中心将继续与其他金融基础设施通力合作,研究将境内更多利率衍生品品种纳入“互换通”框架。

同时,“互换通”有助于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协同发展,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,支持巩固提升香港世界金融中心地位。

程磊磊称,上海清算所会同合作机构的创新机制,达成交易清算一体化安排。在协议规则、入市交易、清算结算、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,降低境内外投资者参与难度与复杂度,为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了更为便捷、高效的渠道。这有利于进一步加重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,促进两地金融市场健康(Health)稳定发展。

境外机构投资者,境外投资者,互换通,优化措施,上线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907) 踩(29) 阅读数(3796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